财新传媒
《比较》 > 特稿 > 正文

越南生产率报告:识别增长挑战,探寻前行之路(一)

来源于 《比较》 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6月01日
文|大野健一 阮德成 范式香

  1.劳动生产率的定义与测量

  生产率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指标,它揭示如何有效组合及利用资源,以实现预期的和希望的结果(Bain,1982)。可以从整体经济、行业或组织等不同层面考察生产率;甚而可以把它应用于工厂、部门和个人(Prokopenko,1987)。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率最常见的指标之一;它是商品和服务产出与生产这些产出的劳动投入之比。另一种方法是测算资本生产率,它是商品和服务产出与实物资本投入之比,通常以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衡量,即一单位资本投资支持的GDP增长。第三个衡量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这是一种产出量,不能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投入数量来解释,它显示投入的利用效率。较之前两种不全面的生产率指标,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生产函数中尚未计入所有要素投入的产出量,因此是一个综合指标。但是,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一项复杂的统计工作,对模型和不同的参数假设十分敏感,研究人员往往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应该使用哪种生产率衡量标准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数据的可用性。如果对潜在增长过程有疑问,或者资本存量的数据不可靠,那么劳动生产率是检验中短期(大约十年或更短时间)趋势的最合适指标。假若这些问题是次要的,则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长期趋势方面更可信(Sargent and Rodriguez,2001)。所以在评估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时,应同时考虑这两项指标。

  1.1劳动生产率的测量

  我们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劳动生产率,这是全球最常用的衡量标准,特别是在越南。全要素生产率也将受到关注,尤其是在涉及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解时。

  依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整个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是指特定参考期内,总劳动投入(以就业总人数衡量)产生的总产出(以GDP衡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则将劳动生产率定义为:以GDP或总增加值衡量的产出与以总工作时数或总就业人数衡量的总劳动投入之比(OECD,2001)。因此,通过对产出和劳动投入的可用估计,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劳动生产率。实践中,根据国际比较的目的和数据的可用性,劳动生产率通常以每小时工作或每名员工的实际GDP(一种增加值概念)来衡量。

  然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定义投入和产出的方法可能会影响所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第一个限制与产出的定义有关,即产出是总量概念还是净值概念。总产出衡量的是在不扣除中间成本的情况下生产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所有经济活动,增加值则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成本后获得的净产出。以当前价格计算增加值相对容易,以不变价格计算增加值较为困难,因为需要对销售和投入用不同的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处理。由于一个经济单位往往使用各种服务投入,价格指数难以算出,因此对投入进行价格缩减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而测量总产出极其简单,只需获取可观察销售商品的价格指数(Steindel and Stiroh,2001)。另一个问题出现在劳动投入的计量上。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概念和统计来源测算这项指标,所以可能会妨碍国际可比性。原则上,劳动投入的计量应考虑工人在教育、资历、技能和经验方面的差异。但在实践中,许多国家只有工作时数或员工人数的数据。

  本文使用下列简单的公式计算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产出÷就业总人数

  产出以经济层面的GDP和产业层面的增加值来测量。下一节将讨论两种常用于分解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包括增长核算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

  1.2分解劳动生产率增长

  1.2.1增长核算法

  新古典增长核算框架由索洛于1957年首创,随后得到广泛使用。在这个框架下,劳动生产率增长被分解为两个主要部分:资本深化(单位劳动资本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效改进,有时也被视为创新)。亚洲生产力组织(APO)在其年度报告中也采用了这种双向分解。此外,亚洲生产力组织将资本投入分为两个子类:信息技术资本(IT资本)和非信息技术资本。

  乔根森和斯蒂罗(Jorgenson and Stiroh,2000)使用生产函数框架,将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成三个部分:资本深化、劳动力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他们认为,劳动力质量是指边际产出较高的工人工作时间占比的变化。因此,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将增进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也会随之上升。武明姜(Vu Minh Khuong,2014)同样采用三向分解法,认为劳动生产率反映劳动技能的提高以及技能与工作之间的恰当匹配。

  不过,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本研究使用更普遍的双向分解,将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资本深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见专栏1.1)。此外,越南没有关于总工作时数或按教育水平和技能对劳动分类的信息。

  1.2.2偏离-份额分析法

  在这一分解中,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是每个部门的生产率按部门就业份额加权的总和。然而,各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会随时间变化,工人也在不断地跨部门流动。为了反映这两个过程,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三个要素:(1)内部效应,(2)偏离效应,(3)交互效应(见专栏1.2)。

  内部效应反映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对整个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偏离效应衡量劳动力再配置到生产率更高(或更低)部门产生的影响,以及劳动力跨部门流动导致的生产率变化。交互效应刻画劳动力再配置对生产率增长(不一定是高生产率)部门的影响,换句话说,生产率增长是部门内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再配置的综合效果(Timmer and Szirmai,2000;Alam et al.,2008)。

  一些研究发现,偏离效应是发展中经济体劳动生产率的关键驱动力。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比如从传统农业流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望提高整个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然而,一旦非生产性部门收缩或完全被淘汰,这种“横向”经济扩张将不再可行。另一个问题是,由于缺乏基本知识和技能,即使工人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或服务业,他们也可能会继续在低劳动生产率下工作。倘若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局限于只使用非技术劳动力的简单加工或装配工作,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劳动力迁移对整体经济的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始终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为了加快劳动生产率增长,发展中国家需要将各个增长部门的生产率提升到发达经济体的水平,而不是仅仅依靠内部劳动力迁移(Timmer and Szirmai,2000;Alam et al.,2008)。

  内部效应取决于技术知识的增进和生产过程的创新。为此,必须对工人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推动外国技术转让或购买外国技术(Molnar and Chalaux,2015)。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