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比较》 > 特稿 > 正文

日本的20世纪90年代:失去的十年

来源于 《比较》 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01日
文|林文夫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5.总结性评论

  在研究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历的经济停滞时,我们发现问题并不在于金融体系的崩溃,因为大企业和小企业都能够想办法找到用于投资的资金。没有证据表明,缺乏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会导致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未被利用。那些获得资金的项目的平均回报率较低。

  问题在于生产率增长缓慢。如果日本的生产率继续低于其他发达工业化国家,日本将进一步落后,我们并没有预测这种情况会发生,如果日本的生产率增长恢复到1984—1989年的水平,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我们确实认为,研究工作应该集中在确定哪些政策改革将使生产率再次快速增长。

  我们只能猜测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也许生产率的低增长是对低效企业和衰落产业的补贴政策所致。这些政策导致了较低的生产率,因为效率低下的生产者产生了更大份额的产出,这也阻碍了提高生产率的投资。1978—1983年的日本经济表现为这种补贴假说提供了一些实证支持。在1978年《特定不景气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生效的五年时间里(Peck et al.,1988),TFP增长率只有惨淡的0.64%。在此之前的三年,TFP平均增长率为2.18%;在此之后的六年里,TFP平均增长率略高于2.5%。

  我们很少谈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泡沫时期”,这是一个繁荣的时期,房地产价格飙升,投资占GDP的比例异常之高,同时产出增长速度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任何其他年份都要快。我们认为,经济活动(尤其是投资)不同寻常的回升,是由于人们预期生产率增长会更高,但这种预期从未实现。为了解释这些泡沫时期,我们需要有一个模型,其中生产率是随机的,行为人会收到未来生产率的指标。但使用这样一个模型解释“失去的十年”,与本文中使用的确定性模型本质上是相同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刘菁阳 译)

  数据附录

  本附录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详细描述了如何构建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使用的模型变量。第二部分描述了文本中表格和图表背后的数据是如何构建的。所有数据都是 Excel文件,并可从http://www.e.u-tokyo.ac.jp/~hayashi/hp下载。

  第一部分模型变量的构建

  模型变量的构建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调整日本国民账户的数据,使之与我们的理论相一致。日本国民账户数据是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第二步是从调整后的国民账户数据和其他来源计算模型变量。这些步骤的确切公式可以在上面提到的URL中下载的Excel文件“rbc.xls”中找到。

  第一步:调整国民账户

  对日本国民账户进行各种调整有三个原因。首先,日本国民账户中的折旧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其次,在我们的理论中,所有的政府采购都是费用化的。再次,从 2001年开始,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研究所(ESRI)在编制日本国民账户时,采用了与以前的标准(1968年SNA标准)不同的新标准(称为1993年SNA标准)。

  将研究的时间范围延长至1999年和2000年。在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中,截至1998年的数据都是按照1968年SNA标准编制的。2001年《年度报告》采用了1993年SNA标准,但是只有1991—1999年的系列数据。内阁府经济社会研究所还在1968年SNA的基础上发布了截至2000年的序列数据,但这些数据只是构成收入和产品账户的变量的一部分。此外,这些账户将整个经济划分为子行业,其方式与2000年《年度报告》中的行业划分不同。根据这三个来源,在通常的插值和外推方法下,可以构建以1968年SNA为标准、截至2000年的所有相关变量的一致序列(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上面提到的Excel文件)。在表A-I的左侧,我们报告了时间延展到2000年的收入和产品账户中的项目值(相对于GNP),以及1984—2000年间的平均值。我们还报告了资本存量与GNP的关系。截至1999年初(上年末)的资本存量可直接从2000年《年度报告》中获得,2000年初的资本存量来源于2001年《年度报告》。

  调整资本消耗。日本的国民账户包括资产负债表以及经济子部门的收入和产品账户。在收入和产品账户中,折旧(资本消耗)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而在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存量以重置成本计价。正如林文夫(1997)指出的,在一定的假设下,资产负债表中隐含的重置成本折旧可以从国民账户包含的各种账户中估算出来。对于1998年之前的年份,可以按照林文夫的方法,从2000年《年度报告》中对重置成本折旧进行估计,该报告符合1968年SNA标准,并包括截至1998年的年度数据。该程序在Excel文件“japsave.xls”中,可从上面提到的URL下载。2001年《年度报告》采用了1993年SNA标准。实际上,在1991—1999年的资产负债表部分报告了重置成本折旧。然而,由于新的SNA中资产类别更广泛,我们只使用1999年的值,并且只使用从1998年的林文夫估计中获得的1999年估计值。我们从1998年和1999年的数据线性外推得到了2000年的值。更多细节请参考上面提到的Excel文件“rbc.xls”。从重置成本折旧的估算看,资本消耗调整的估计值可以通过计算的重置成本折旧与国民账户中报告的历史成本折旧之间的差额来获得。我们使用这种资本消耗调整使国民账户变量与重置成本法一致。例如,我们将这个资本消耗调整加到(账面价值)折旧中得到重置成本折旧。同时,我们从经营盈余中减去资本消耗调整。

  对政府资本的处理。在我们的理论中,所有政府采购都属于消费。因此,产品账户中的政府消费包括政府投资。我们从GNP中减去政府资本的资本消耗以定义(调整后的)GNP。

  有关资本消耗和政府投资费用的两项调整已显示在表A-I的右侧。相对于未调整的GNP,我们提供了有关调整和调整值的描述。

  第二步:从调整后的国民账户中计算模型变量

  在我们的模型中,有如下变量:

  W(工资收入)、R(资本收入)、DEP(折旧)、Y(调整后的GNP,不包括政府资本的资本消费)、C(私人消费)、X(投资,国内投资加上对外国资产的投资)、G(政府消费)、K(资本存量)、h(每个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E(就业)、N(劳动年龄人口)和资本收入的税收。

  其中,W、R和DEP用于计算资本收入份额θ,如本文第3.2节所述。

  收入和产品账户变量。表A-II展示了如何完全根据调整后的国民账户来构造包含收入和产品账户在内的变量。估算租金(即非企业部门营业盈余的住房部分)也包括在资本收入中。我们假设非企业部门的非住房部分营业盈余中80%是工资。我们需要在工资和资本收入之间划分间接税。由于缺乏好的替代方案,我们简单地把它五五分。统计差异在W、R和DEP 之间的数据差异按比例分配,因此,通过这些构造,W、R和DEP的总和等于Y(GNP不包括政府资本的资本消耗)。

  资本存量:K。资本存量不包括政府资本,但包括在国外的资本。国外资本(KF)的计算方法如下:KF(1989)= 25×净要素支付(1989),KF(t+1)=KF(t)+净出口(t)+净要素支付(t)。

  平均工作时间:h。该变量来自厚生劳动省的企业调查(该调查被称为Maitsuki Kinro Tokei Chosa)。我们使用本调查中拥有30名及以上员工的企业的序列数据。(拥有5名或5名以上员工的企业也有序列数据,但仅从1990年开始可用。)

  就业:E。1970—1998年的就业人数可从国民账户中获得(见2000年国民收入核算报告表I-\[3\]-3)。由总务厅编制的劳动力调查对1960年至今的就业情况提供了不同的估计。为了将国民收入账户中的估计延长到1960年,我们将劳动力调查的序列数据乘以国民核算估计值与1970年劳动力调查估计值的比率。

  劳动年龄人口:N。劳动年龄人口被定义为年龄在20~69岁之间的人口。

  资本所得税。该变量用于计算资本所得的税率,在文中用τ表示。它被定义为企业收入的直接税(可从国民账户中企业部门的收入账户中获得)、间接营业税的50%与非企业部门的非住房部分营业盈余的8%之和。

  第二部分图表背后的数据

  正文中图1—图5和表1使用本附录第一部分中描述的模型变量。图6—图8是基于本文正文第三节描述的模拟。底层数据在Excel文件“rbc.xls”中。

  图9。投资和银行贷款数据来自日本国民账户中非金融企业的资本交易账户(表1-\[2\]-III-1)。1984—1998年的数据来自2000年《年度报告》,基于投资和银行贷款平减的GNP构造如本附录第一部分所述。1999年的数据来自2001年《年度报告》。1999年度平减的GNP是直接从这份报告中得出的。这是因为2001年《年度报告》中对投资的定义是基于1993年SNA标准。此图和表3中的数据位于Excel文件“nonfinancial.xls”中,可从前面提到的URL下载。

  表3。这也是根据非金融企业的资本交易账户计算得出的,可从2000年《年度报告》(1984—1998年的数据)和2001年《年度报告》(1999年的数据)中获得。投资(不包括存货投资)、总储蓄(定义为净储蓄加上折旧)、银行贷款和土地销售均可直接从资本交易账户中获得。其他负债的净增加定义为投资减去银行贷款、土地出售和总储蓄的总和。因此,其他负债、银行贷款、土地出售和储蓄总额的净增加之和就是投资。

  图10。数据来源为大藏省收集的《法人企业统计》(Hojin kiyo Tokei)。这是从约120万家(截至2000年第一季度)上市和非上市企业中抽取的大样本(约1.8万家),但不包括非常小的企业(实收资本少于1 000万日元的企业)。在每年的第二季度,新抽取的企业样本报告含有包括财政年度(从年度第二季度到下一年第一季度)内连续四个季度的季度收入和资产负债表项目。抽样比例取决于企业规模。我们对所有实收资本在10亿日元及以上的大企业(2000财年约有5 400家)进行了100%抽样。大藏省按企业规模公布样本平均值。我们使用的样本平均值是实收资本少于10亿日元的小企业。对于每个财年(公历年的4月至次年的3月),投资是该财年四个季度的投资样本平均值(不包括库存投资)的总和。第t财年的银行贷款净增额是贷款余额(定义为向金融机构借的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总和)在第t个财年末(即第t+1公历年度第一季度末)与上一财年末(即上一公历t年的第一季度末)之间的差额。上一财年中的资产负债表信息是可用的,因为大藏省在t年第二季度为新抽样的企业收集了这些信息。用于平减的GNP是按本附录第一部分所述构建的。此图、表4和图11中的数据位于Excel文件“mof.xls”中,可从前面提到的URL下载。

  表4。大藏省的调查也是本表的来源。图10已经描述了投资和银行贷款的计算。t财年的土地销售额是指该财年末与上一财年末的土地账面价值之差。“其他”价值计算为投资减去银行贷款和土地销售之和。

  图11。该图的数据也是从大藏省的调查中计算出来的。它是每个季度末小企业现金和存款的样本平均值与相应固定资产(不包括土地)账面价值的样本平均值之比。

  表5。财年的各县GDP数据见内阁府经济社会研究所出版的《各县账户报告》(各年)。每年3月底,各县行政辖区内特许银行贷款余额可从日本银行统计厅《各县行政辖区内特许银行贷款情况及客户公司行业调查》中获得。底层数据在“prefecture.xls”中,可从前面提到的URL下载。

 
 
 

  参考文献

  Bayoumi,T.(1999),“The Morning After:Explaining the Slowdown in Japanese Growth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53,April 2001,241-59.

  Bernanke,B.and C.Lown(1991),“The Credit Crunch,” BPEA,205-239.

  Hansen,G.,D.(1985),“Indivisible Labor and the Business Cycl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16,309-27.

  Hayashi,F.(1997),Understanding Savings: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Cambridge:MIT Press.

  Hoshi,T.and A.Kashyap(1999),“The Japanese Banking Crisis:Where Did It Come From and How Will It End?”NBER Macro Annual,129-201.

  Kashyap,A.and J.Stein(1994),“Monetary Policy and Bank Lending,” in G.Mankiw,ed.,Monetary Policy Studies in Business Cycles,vol.29.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221-56.

  Kwon,E.(1998),“Monetary Policy,Land Prices,and Collateral Effects on Economic Fluctuations:Evidence from Japan,” Journal of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vol.12,175-203.

  Motonishi,T.and H.Yoshikawa(1999),“Causes of the Long Stagnation of Japan during the 1990s,”Journal of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vol.13,181-200.

  Ogawa,K.and K.Suzuki(1998),“Land Valu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Japanese Panel Data,” Journal of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vol.12,232-249.

  Ogawa,K.and S.Kitasaka(1998),Asset Markets and Business Cycles(in Japanese),Nihon Keizai Shinbunsha.

  Peck,M.J.,R.C.Levin,and A.Goto(1988),“Picking Losers:Public Policy Toward Declining Industries in Japan,” in Government Policy Towards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B.Shoven,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65-239.

  Rogerson,R.(1988),“Indivisible Labor Lotteries and Equilibrium,”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1,3-16.

  Sasaki,Y.(2000),“Prudential Policy for Priv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imeo,Japanese Postal Savings Research Institute.

  Woo,D.(1999),“In Search of ‘Capital Crunch’:Supply Factors behind the Credit Slowdown in Japan,” IMF Working Paper No.99/3.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