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何谓制度?试论青木昌彦的信念共同体

来源于 《比较》 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6月01日
加拿大多伦多,一处投票站。制度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信念共同体,而现实世界中所有可观察的显性组织和规则都只是某种更本质更高阶的信念共同体的投影。图:视觉中国
文|孙宇锋
 

  *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微观理论、制度设计、公共选择和新政治经济学。

一、作为信念共同体的制度

  普热沃斯基(Przeworski,2004)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制度重要吗?”或者说何种层次上的制度才是真正重要的?

  他把思路推回到古希腊,重温了希罗多德有趣的思想实验:最早的民主是怎样运作的?在希罗多德看来,最早的民主其实就是这样一场仪式:一群武力相当的成年男性公民齐聚山顶,大声喊出自己中意的人选或政策,收获最响亮声音的候选人或政策将最终胜出。希罗多德接着追问:为什么失败的一方能坦然接受这个结果?也许是因为失败的一方都是君子,严格遵守事前约定的“声大就是赢家”的规矩。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声音大小反映了人数多寡,更大的声音背后站着数量更多的有组织有武装的公民。在公民组织能力和武力值相当的情况下,如果失败者对结果不服从并企图借助内战变更结果,那么声音大小反映出的双方力量对比已经提前预告了内战走势。一旦理智地预见这一点,失败一方和平接受“山顶喊话”的最终决定就是一种理性选择。所以最早的古希腊民主精神可以被解读为“潜在内战的和平解决手段”或者“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内战”。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