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学和技术转让的作用
美国在这方面的最重大变化之一,是1980年国会通过了《拜杜法案》(BayhDole Act)。在此之前,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产生的所有创新均归政府所有,任何大学或公共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如果想申请专利或将其商业化,都需要获得政府机构或多个资助机构的正式批准,而他们也没有这样做的真正激励。所以毫不奇怪,大多数大学较少进行技术转让(也有一些显著的例外)。
《拜杜法案》的目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为大学提供促进技术转让的激励措施,而不是任由潜在有用的发明束之高阁。为此,法案规定,政府资助研究产生的发明,所有权归属大学,同时要求大学与研究人员分享商业化产生的任何特许权使用费(或股权)收入。这促使所有研究型大学设立技术转让办公室,通过许可证交易和大学校园创业大力推动技术转让。经济学研究表明,货币激励措施,即研究人员的专利费分成和技术许可办公室的绩效薪酬,强有力地推动了技术商业化,继而对城市和大学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3.参见Saul Lach and Mark Schankerman(2008),“Incentives and Invention in Universitie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39(2):第403—433页;Sharon Belenzon and Mark Schankerman(2009),“University Knowledge Transfer:Private Ownership,Incentive and Local Development”,第52卷:第111—144页;Naomi Hausman(2012),“University Innovation,Local Economic Growth,and Entrepreneurship,”U.S.Bureau of the Census,Center for Economic Studies,Paper No CES—Working Paper 12—10。)
过去20年,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留有更大胆改革的空间。针对大学发明人的专利权和所有权,中国已经通过各种法律,特别是1993年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1999年允许大学创业的条例,但直至21世纪初,技术转让仍然相对较少。
请看若干事实:中国大学的研究经费急剧增加,部分原因是政府实施了985工程。中国大学的专利申请数量,也从2000年的1336件增加到2010年的28566件。每所大学的专利申请数量中位数从2000年的1件上升为2010年的100件,但中国大学绝大多数的专利申请仅限于国内市场。中国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仍远远落后。此外,对中国专利的研究表明,其大学的专利质量相对较低,这主要通过引用它们的新近专利数量来衡量。
即便是领先的中国大学,在技术转让方面也落后于美国同行。例如2002年,清华大学每100名教师拥有大约9份专利许可协议。就专利许可交易而言,美国排名前10%的大学平均为17份,是前者的近两倍。就许可收入而言,清华大学的这一收入约为5000美元,美国表现最好的大学为3万美元,后者是前者的6倍。
因此尽管在纸面上,法律结构似乎已经就位,研究经费也大大增加,但显然还缺少某些因素。我认为,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必须确保大学拥有发明的明确产权,并得到当事各方的理解(可以选择将所有权授予大学或教授个人;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不过大多数国家授权给大学)。第二,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框架,对研究人员以及技术转让办公室的专业人员实行经济激励。大学之间是否应该有一套标准化(即政府授权)的做法,还是由各所大学自主选择,这个重要的问题尚待解决(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由各所大学自主选择)。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思考如何构建技术转让产业的问题,技术转让是一个产业,应该反思如何让这个产业更具效率。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各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技术转让办公室,对大学发明的专利、授权和销售享有垄断控制权。其他行业可不见得能够拥有如此大量的“岛屿式垄断”(island monopolies)。
对于如何构建大学的技术转让体系,我们可以考虑一些全新的思路。譬如,开放市场,支持某种形式的竞争,比如允许技术转让办公室相互竞争,或者更广泛地向竞争性的私人中介开放。目前,这样的做法还很少,只有加拿大和日本沿着这个思路采取了一些措施。此外,我们也可以在地理和/或技术上,对技术转让进行整合,特别是那些设有小型技术转让办公室的大学(许多办公室都小得出奇;在美国,平均雇员人数只有5人)。英国和德国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这种变化。最后,新近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专利交易私人平台,这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方式。虽然推行这类改革需要慎重,但我相信有充分的理由对此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