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比较》 > 新书架 > 正文

观念的力量:《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评述

来源于 《比较》 2024年10月01日第5期 试听
《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
文|刘培林
 

  *刘培林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共享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人类是富于幻想的。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幻想,不管最开始提出时显得多么不切实际,后来却一件件变成了现实,走入大众的生活。人类在自身社会生活方面也有很多幻想,其中最高的也许就是那个并不存在的乌托邦了。*1.“乌托邦”(Utopia)是源于古希腊语的词,由“ου”(不)和“τóποs”(地方)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尽管绝大多数个人的奋斗目标仅仅是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但不少思想家、政治领导人、政党或机构将乌托邦作为或远或近、或虚或实的目标(当然也有的是口头上而非实际上以此为目标),并以这个目标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行动起来。这当然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那么,在通往乌托邦或者说朝向大多数人的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由布拉德福德·德龙所著、由余江和冯伟珍翻译的《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以下简称《蹒跚前行》)一书,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刘潇
Loading...

评论区 1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 syz8311

    川普搞maga我们搞mcma

    2024-12-22 12:36 · 天津
    · 回复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