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产业政策的争论从根本上说涉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简要回顾自我国80年代引入产业政策以来,国际学术界就此展开的理论争论,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市场失灵角度;80年代初期围绕成功实现追赶的日本、韩国等经济体,约翰逊(Chalmers Johnson)等人提出的发展型政府论;90年代以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东亚奇迹》为基础,青木昌彦等人提出的市场增进型政府论;进入21世纪,则先后有斯蒂格利茨的学习社会论、丹尼·罗德里克的增长诊断法、菲利普·阿吉翁的产业政策和竞争互补论,以及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对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对于这些新的理论进展,《比较》一直有所跟踪,陆续刊发了相关的文章,并出版了相关专著,例如菲利普·阿吉翁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詹姆斯·罗宾逊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丹尼·罗德里克的“诊断法:构建增长战略的一种可行方法”、《一种经济学、多种药方》、大野健一的《学会工业化:从给予式增长到价值创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