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再思考:对国家或政府作用的经济学解释

来源于 《比较》 2014年第6期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01日
伍晓鹰

问题的提出

  经济发展理论通常使用生产函数的概念(即产出与要素投入和生产率提高的关系),解释前工业化国家如何摆脱传统农业经济的束缚,开始走上现代工业化的道路,再经历教科书上根据概念化了的“事实”所定义的一系列主要“阶段”,最后完成工业化。然而经济史表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普遍适用于各国的工业化道路或模式。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使各国工业化道路产生显著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家在工业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以及建立一系列相关制度,直接干预或间接影响资源配置,从而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向,或重新塑造经济发展的过程(Maddison,1970)。然而,各国工业化道路各异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共同的经济学规律,不存在内在逻辑一致的经济学解释。本文的目的是用经济学概念和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重新思考中国的百年工业化道路,焦点是理解国家或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黄玉婷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