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地方政府生产性投资的逻辑:政治经济学视角

来源于 《比较》 2022年第2期 出版日期 2022年04月01日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在1995—2020年73个国家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中,经济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为14.8%,中国在这一时期该比值达29.4%,比前者高14.6%。图:视觉中国
文|吴延兵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政治经济学、创新经济学。

一、引言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具有偏向经济事务的特征。 (*郭庆旺和贾俊雪(2009)将地方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性支出(基本建设)、社会性支出(教科文卫)和维持性支出(行政管理);另有学者将之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教科文卫)。本文采用前一种划分方法,并重点关注前两类支出。诸多文献亦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呈现经济性偏向特征(傅勇和张晏,2007;龚锋和卢洪友,2009;尹恒和朱虹,2011;Jia et al.,2014)。)1991—2006年,地方政府经济性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9.5%,地方政府教育、医疗、社保、文体、科技支出占比分别为15.5%、4.6%、5.3%、2.7%、1.8%。2007—2020年,地方政府经济性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1.8%,地方政府教育、医疗、社保、文体、环保、科技支出占比分别为16.8%、7.2%、12.7%、1.9%、2.9%、2.4%;若把以基建为主的城乡社区事务纳入经济性支出范畴,经济性支出占比则高达31.6%。(**中国于2007年实行财政收支分类改革,数据统计口径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分两个时段考察地方财政支出。数据详情见附录一。)尽管中国已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出成就,但“上学贵,上学难”“看病贵,看病难”等民生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教科文卫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缺口。事实上,中央政府早在1998年就提出公共财政建设目标,强调财政支出重点由经济建设逐步过渡到社会性公共品供给;21世纪初,中央政府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民生问题。然而,实践中,地方政府财政体制转型举步维艰,“重经济建设,轻民生福利”式财政支出结构并未根本改变。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