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货币市场基金挤兑及其监管应对

来源于 《比较》 2023年02月01日第1期 试听
货币市场基金挤兑的成因有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其法律结构和估值方法。图:视觉中国
文|王娴
 

  *王娴,作者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曾在金融监管机构从事金融监管工作;加入清华大学后,从事金融监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资本市场、金融监管、公司治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发生了大规模货币市场基金挤兑,还导致了货币市场的崩溃以及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的传染。危机过后,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改革并强化了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监管与流动性监管,愈加重视其系统性影响。但是,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资本市场动荡,货币市场基金又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挤兑,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制度设计以及对2008年之后改革措施的检讨随即展开。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货币市场基金挤兑的成因;第二部分分析应对挤兑的各种工具的可行性和制约因素;第三部分讨论货币市场基金挤兑的系统性影响与救助机制;第四部分结合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一、货币市场基金挤兑的成因

  货币市场基金挤兑的成因有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其法律结构和估值方法。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王影
话题:
#新冠+关注
#SEC+关注
#人民银行+关注
#中国证监会+关注

评论区 0

登录后发表评论得积分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本篇文章暂无评论

    暂无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