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比较》 > 特稿 > 正文

过早去工业化

来源于 《比较》 2016年第1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2月01日
出版日期 2016-02-01
本文见《比较》2016年第1期

封面文章

当期杂志

丹尼·罗德里克

1.引言

  现代世界从很多方面看都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革命使欧洲和美国第一次实现了持续的生产率增长,进而导致世界经济分化出富国和穷国。而工业化再次让相对较少的非西方经济体得以追赶并与西方国家趋同:日本开始于19世纪末,韩国、台湾地区和其他少数经济体始于1960年代之后。至于仍然深陷贫困的国家,譬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各国,多数观察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未来的经济希望仍寄托在培育新的制造业这一重要环节上。

  全球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很早就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些经济体几十年来一直在去工业化,这个趋势在制造业就业占比中尤为显著。就业去工业化长期以来是富裕国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公开讨论中,它往往涉及岗位的流失、不平等的加剧和创新潜力的下降。(①大部分的研发和专利来源于制造业。例如,在欧洲,接近2/3的企业研发支出来自制造业,即使该部门仅占总就业和增加值的14%—15%(Veugelers,2013,第8页)。)从产出方面看,去工业化现象其实并不显著也没有一致的表征,由于大家经常使用当前(而非固定)价格衡量的增加值指标,这一现象已被遮盖。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