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深化改革防止跌入“扩大内需陷阱”

来源于 《比较》 2020年第4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01日
文|徐林

  *作者为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文责自负。

  大国经济一般都是内需推动型经济,外需在特定发展阶段可能会扮演十分显著的重要作用,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需推动为主的增长结构。特别是当一国外部环境发生不利于本国外部需求稳定的局面,主要贸易伙伴不再容忍双边贸易不平衡导致贸易纠纷时,内需往往会被给予更多的政策关注,以弥补外需可能出现的波动,稳定经济增长。

  但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有着持续20多年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并将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写进了执政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文件,这与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学到的需求管理政策似乎有所不同。在经济学教科书中,需求管理更多属于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范畴,而不是一项长期战略或结构性政策。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梳理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起源和演进,这样或许才能更好地思考未来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政策,究竟应该做些什么。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陷入了二战后少有的深度衰退,并可能在贸易投资、外交军事、地缘政治等领域产生全球性深远影响。中国领导层基于对上述国际环境变化的认识,做出了 “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大决断。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一旦外需持续弱化或外部环境恶化,扩大内需更可能成为宏观调控和结构性政策的方向和重点。因此,如何更好地扩大内需,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扩大内需,提高扩大内需的质量和效率,就显得更加重要。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