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比较》 > 新书架 > 正文

正视全球化下的制度差异

来源于 《比较》 2019年第3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6月01日
文丨秦勇
 

  *作者为太平洋保险集团资产管理部高级宏观分析师。

  罗德里克的书开卷就能体会到他思想的开阔、思维的全面。英文书名虽然是直言贸易,但翻开目录几乎提供了一套思考贸易战问题的框架,这也是英文版副标“构建理性世界经济的新观念”要表达的含义。这个框架不同于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步骤或者一个经济学模型,而是从以下三个角度重塑了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思考问题的特点,经济学经由经济学家群体与社会发生联结的过程,以及经济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的关系。其中不乏他对问题正反两方面的剖析和对自己主张的巧妙伸张。正是因为不带偏见地充分权衡利弊,罗德里克在二十年前的《全球化是否走得太远》中就指出,过度全球化会加剧社会分裂,恶化收入分配进而造成国内政治动荡,这一切在这个时点看自然暗自叫绝,站在二十年前则不得不为观点的超前称奇,二十年前全球化浪潮正滚滚裹挟着西方向中国张开热情的怀抱,欧盟也基本上形成了包括经济、法律、货币深度一体化的结构,并且在新千年开启了快速扩张之路,但是好景不长,就在这波全球化热情高涨的顶点,全球遭遇了迄今为止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危机及其余波,直到今天欧盟仍然迟迟走不出财政困难,各国仍难以退出的超长时间超大力度的货币宽松。看完罗德里克的书,你可能对下面的问题就有了自己的答案,欧盟一体化是起点,抑或是最终解决方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现在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罗德里克在书中得出的结论未必重要,但开放的思考就像阴天打开一扇窗,问题还在,透进一束光总归让人开朗许多。下面我们简单梳理罗德里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杨胜忠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