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应构建现代福利国家

来源于 《比较》 2014年第5期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08日
佩尔·克鲁塞尔

  Per Krusell,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克鲁塞尔教授是新宏观经济学创始人,是公认的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军人物。其研究涉及宏观经济学各领域,在科技发展、宏观经济政策、政治经济、收入不平等、就业以及气候变化与宏观经济相互影响等。本文由李一南根据克鲁塞尔教授在2013年12月18—19日“财新峰会:经济发展与中国改革研讨会”的主旨演讲整理而成。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均GDP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总量翻了8倍,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的快速增长是由投资拉动的,经济结构也由传统行业迅速转变成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相比而言,瑞典花了100多年才实现了类似的转变。当前的中国已经从一个中央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以就业比重衡量,国企比率不足50%。中国经济虽然快速增长,但仍然是一个追赶型的发展中国家。依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将中国和美国相比,中国的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20%左右,增长潜力仍然很大。我们预期,这个差距将完全弥合。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彻底赶上,怎么用最好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为此,我们需要理解前进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首先,追赶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容易,但距离前沿越来越近,追赶就越来越困难。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很可能引发严重错误;其次,中国需面对两个层面的结构转型,一是中国自身在赶超世界前沿时发生的结构转型;二是世界经济结构本身快速的结构转型。就后一点来说,自1980年代以来,所有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结构转型,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生产的形态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再次,中国还面临着收入差距扩大,环境压力增大等挑战。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邱祺璞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