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叙事如何影响经济走势与个人决策:评《叙事经济学》

2020年06月01日第3期
文| 朱宁

  *朱宁,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自从罗伯特·希勒教授在2017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给出以“叙事经济学”为题的主题演讲以来,“叙事经济学”这一概念在《叙事经济学》一书出版之前,就已经在全球广泛传播。我本人就在五六个不同的场合,听希勒教授做过不同形式的分享。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出版界,能够在出版之前就吸引了无数眼球,进行了无数宣传的著作,估计屈指可数。

  在之前的宣讲中,希勒教授往往会利用不同时期和国家面对的问题,揭示叙事对经济社会行为的影响。比如,为什么有的时代(比如20世纪70年代)经济比较注重节俭,而有的时代(比如当下的中国)经济比较注重消费?为什么有的时候(比如2007年)投资者有很强的信心,而有的时候(比如2008年末)投资者却非常绝望?为什么有的时候(19世纪末期)整个市场会特别看重用固定的货币(比如黄金)作为整个货币体系的锚或者衡量标准,而有的时候(19世纪下半叶的大多数时间)人们又会认为利用黄金和白银的复本位制可以构建一个更好的全球金融体系?有的时候(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公众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因此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有的时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后),大家又对技术进步非常担忧和恐惧,认为技术进步之后,会进一步取代劳动力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失业,这种失业又会导致经济陷入进一步的衰退。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张翔宇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