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试听
T中

政策的非预期陷阱:体制机制视角

2020年06月01日第3期
文|缪延亮 廖岷

  *缪延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廖岷,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单位的观点。

  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脚步没有停止。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旧矛盾集中凸现,这对于我们的政策设计和执行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改革政策举措的有效性问题,我们选取一些案例进行了跟踪研究。我们在研究中观察到一些新的现象:各个领域在继续推进改革、破解难题的同时,一些政策措施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政策设计之初并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即非预期的影响或副作用,本文称之为“非预期陷阱”。比如,民营企业、中小银行、自贸区建设等一些在过去经济转型中推进较为顺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领域遇到了瓶颈;针对环保和治理影子银行等新问题的政策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这背后有外部冲击因素和周期性原因,也更多折射出我国的体制机制仍然需要在转型发展中继续改革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视分析这些政策的非预期影响,深入理解其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于探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策的非预期影响及视角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政策的非预期陷阱:体制机制视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政策的非预期陷阱:体制机制视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周刊提前读】深度:特朗普重启煤电为何难以成功

2025年05月24日

各地供地压降容积率 “低密度住宅”时代或将到来

2025年05月24日

哈佛再起诉特朗普政府 美联邦法官初步恢复哈佛招收国际生资格

2025年05月24日

“金融副省长”再晋升 刘桂平、郭宁宁分任天津市委、福建省委副书记

2025年05月24日

利率持续走低,银行和金融机构怎么应对?|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24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