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T中

中国城市二元土地制度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理论分析框架、政策效应评估与未来改革路径

2018年12月01日第6期
文 | 邵挺 田莉 陶然

  *邵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田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陶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汉青研究院副院长。作者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 7153300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号:16JZD024),以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13JJD790006)的资助,作者尤其感谢北京大学刘明兴教授的意见与建议,但文责自负。

  1.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城市土地与住房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为过去20年中国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城市化以及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严重扭曲,“人地房脱钩”现象突出,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居住用地供应不足且房价过高,大量人口流出的城市住房供应过剩且相当一段时期库存压力大等。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全国性的房地产投资热潮,导致企业和家庭与房地产相关的杠杆率过高,中国经济也因过度“房地产化”而不得不应对不断积累的金融债务风险。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中国城市二元土地制度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理论分析框架、政策效应评估与未来改革路径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中国城市二元土地制度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理论分析框架、政策效应评估与未来改革路径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王影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周刊|火爆的“苏超”能否复制?

2025年07月25日

债市赎回压力再起 央行投放流动性呵护资金面

2025年07月25日

美以暂时中断加沙停火谈判 法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加大对以施压

2025年07月25日

6月财政收入同比微降0.3% 非税收入连续两月收缩

2025年07月25日

科远智慧存款被“不知情质押”后续:浦发银行承担损失但起诉公司

2025年07月25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