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T中

宏观经济学的困境

2017年06月01日第3期
保罗•罗默

  *Paul Romer,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首要代表人物。本文原载于The American Economist,感谢作者授权我们发表。——编者注

  李•施莫林在《物理学的困境》开篇中提到,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物理学历史中唯一在核心研究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的四分之一个世纪(Smolin, 2007)。宏观经济学遇到的麻烦则更大。我看到的是三十多年在学识上的倒退。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于识别问题(identification problem)不屑一顾。他们当时并未意识到从联立方程组的各变量的观察值中找到可靠因果关系有多难。直到70年代后期,宏观经济学家们才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然而正如卡诺瓦等人(Canova and Sala,2009)近期一篇论文的题目,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起点”。当前的宏观模型使用令人难以置信的识别假设(identifying assumptions)推导出令人甚是困惑的结论。看看一位顶尖宏观经济学家在2010年发表的论文,可以欣赏到结论的荒谬程度: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宏观经济学的困境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宏观经济学的困境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刘明晖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相关阅读

宏观经济学的困境

2017年12月06日APP打开

重写宏观经济学

2011年10月14日APP打开

大偏离的宏观经济学启示

2010年12月28日APP打开

宏观经济学的“原罪”(上)

2015年06月12日APP打开

宏观经济学的“原罪”(中)

2015年06月16日APP打开

宏观经济学的“原罪”(下)

2015年09月16日APP打开

宏观经济学现状及其发展需求

2015年09月14日APP打开

宏观经济学的危机

2015年07月29日APP打开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实践

2014年10月29日APP打开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机器人来了|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2日

中国的回击:关键矿产对美出口管制意味几何?|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2日

特斯拉董事会否认寻找马斯克继任者

2025年05月02日

从小选拔“数学家”|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2日

舞协主席被查 培训考级敛财术浮出水面|特稿精选

2025年05月02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