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T中

发展中国家的养老金改革 反思正在涌现的问题

2017年01月01日第1期
王新梅 约翰·威廉姆森 穆罕默德·詹索伊

  *王新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John B.Williamson,波士顿学院社会学系教授;Mchmet Cansoy,波士顿学院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生。原文发表在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Vol.69,No.2,第85—106页。作者感谢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波士顿学院退休研究中心对这项研究的支持。

  世界银行推行养老金私有化改革、采用积累制养老金的一个核心依据是:现收现付制养老金不能应对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制度的财政危机,而积累制则可以。这个主张明确地体现在世界银行1994年的《防止老龄化危机》的报告中。现在也被当作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中实施了缴费率为20%的强制缴费的积累制的根本依据。然而,世界银行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前任负责人Robert Holzmann对积累制认识发生了180度的转变。2013年6月,Robert Holzmann在国际养老金学术界最高级别的权威期刊《国际社保评论》中公开认错:“当时推行积累制是认为积累制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是这个主张是错误的。同时假设基金的高回报率在未来也将能保持下去。这个假设也是错误的。”他接下来具体指出:“解决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财政的影响的办法只有三个:提高缴费、降低给付、推迟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这个原则既适用于现收现付制也适用于积累制。”(Holzmann,2013,第6页)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发展中国家的养老金改革 反思正在涌现的问题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发展中国家的养老金改革 反思正在涌现的问题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刘潇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中美联合声明:相互取消部分加征关税 继续协商解决关切

2025年05月12日

宁德时代计划5月20日在港上市 中石化等机构为基石投资人

2025年05月12日

最新财新周刊|印巴新冲突

2025年05月12日

公器私用 黑龙江原宣传部长张效廉涉嫌受贿被逮捕

2025年05月12日

中美谈判“实质性进展”遏制金价|市场洞察

2025年05月12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