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产业政策的争论从根本上说涉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简要回顾自我国80年代引入产业政策以来,国际学术界就此展开的理论争论,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市场失灵角度;80年代初期围绕成功实现追赶的日本、韩国等经济体,约翰逊(Chalmers Johnson)等人提出的发展型政府论;90年代以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东亚奇迹》为基础,青木昌彦等人提出的市场增进型政府论;进入21世纪,则先后有斯蒂格利茨的学习社会论、丹尼·罗德里克的增长诊断法、菲利普·阿吉翁的产业政策和竞争互补论,以及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对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对于这些新的理论进展,《比较》一直有所跟踪,陆续刊发了相关的文章,并出版了相关专著,例如菲利普·阿吉翁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詹姆斯·罗宾逊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丹尼·罗德里克的“诊断法:构建增长战略的一种可行方法”、《一种经济学、多种药方》、大野健一的《学会工业化:从给予式增长到价值创造》等。
您正在阅读
产业政策之辩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产业政策之辩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王丽琨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