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两个维度。在时间维度上,金融危机往往成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契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得到空前强化。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和放松金融监管蔚然成风,在此背景下90年代出现了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和巴林银行倒闭等事件,拉美债务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相继爆发,金融监管从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分离,部分分业监管转向统一监管,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受到重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职能。在空间维度上,英美、欧盟以及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基于对中央银行定位的不同认识,基于金融业经营模式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基于对金融监管目标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受到政治力量的驱使,形成不同的监管体制。
您正在阅读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与发展方向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与发展方向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邵超
相关阅读
- 2015年08月28日APP打开
- 2015年08月15日APP打开
- 2015年07月19日APP打开
- 2015年07月18日APP打开
- 2015年06月24日APP打开
- 2015年04月30日APP打开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财新移动